6月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我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的主要奠基人邱伟光先生应我院邀请为全院师生作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的专题学术讲座。本次学术讲座在图书馆五楼圆桌会议室举行,姜柏生院长主持了本次学术讲座。
邱教授的学术报告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程;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问题;三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建议。在学术报告的第一部分,邱教授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世今身”与我们娓娓道来。邱教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身可追溯至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在高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把大学德育正式列为一门课程。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国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试行)》,该文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说法。1984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8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班,1996年又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再到“05方案”出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以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现意识形态特征与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要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发展水平服务。邱教授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着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马”与“小马”的关系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面的7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还未能理顺。尽管学术界有过讨论,但收效不大。7个二级学科之间相互借鉴的少,关起门来搞的多。在报告的第二部分,邱教授着重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靶向不明确、概念边界不清晰、理论视野不开阔、话语转换不及时、跨学科融合不系统。并指出当前及下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四个方面的趋势:一是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导权、话语权理论;二是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教育理论;三是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理论;四是“四个伟大”、“四个自信”的理论。邱教授提出,要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握学科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着眼于科学化、信息化、生态化、一体化创新发展。在报告的第三个部分,邱教授根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四个方面新要求: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凸显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性特色、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认为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明确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学科定位。要认识到培育“中国精神”的新使命、讲好“中国故事”学科新样态。邱教授就如何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凝练学科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跨学科融合等方面问题提出了既有战略性,又有可行性的建议。
继邱教授的学术讲座之后,我院邢烨、郭玉宇、石仿、林霞、张国顺五位老师作了名师示范课堂的展示,五位老师分别作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三步走战略到新两步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分析”专题说课和讲演。郑爱明副院长、周业勤教授、陶磊等老师作了评价与分析,大家认为五位老师准备充分、内容翔实,但有一些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改革。接着,邱教授就五位老师的专题作了一一点评,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如要将十九大精神结合教材,而不是直接讲十九大内容;要更准确地把握主题,要突出重点,不能仅仅以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特别是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关联,可以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入手,如敬业精神等;讲课内容的材料选择要恰当,选材还要生动,并要用更加接地气的语言,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合力。
最后,院长姜柏生教授作了简要总结,并强调:全体教师要切实增强思政理论课建设和学科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凝心聚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供稿:陶磊,供图:李白玥)